必发88

售后服务热线:

0755-88856178

机器人时代“看上去很美”背后暗藏风险

时间:2015-01-05

从《变形金钢》中的汽车人到《星际穿越》里的智能机器人,虚拟世界中的机器人功能令人惊叹 。现实中,在工业和服务两大领域,机器人产业正颠覆着以往的发展模式 。

  机器人时代已然来临。我国坐拥全球大的消费市场和大的制造业体量,也正面临一场机器人产业带来的盛宴 ,吸引了政府、企业 、资本和消费者的关注和期待。

  但在机器人火热的背后 ,市场需要冷思考 。面对国际巨头围攻,我国企业如何突围?如何避免重走汽车、光伏产业的老路 ?资本如何撬动产业突破?

  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多方采访,试图还原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真实现状及困境 ,探路产业突围路径。

 


  在影响未来的颠覆性技术中 ,先进机器人被咨询公司麦肯锡列在第5位,万亿美元的市场也被寄予厚望。“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机器人头上 。对于这场产业盛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甚至展开了新一轮的工业竞争。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大 、增速快,在光鲜的数据笼罩下,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拔地而起。2013年,中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 ,同比增长60% 。

  但多位在业内深耕多年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机器人时代只是看起来很美,甚至对部分企业来说 ,这个“馅饼”也可能是 “陷阱”。从市场份额到核心技术,从行业竞争到发展战略,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机理至内核似乎都并未清晰。

  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36%/

  2013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报告称,影响未来颠覆性技术中,先进机器人位列第5,排列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 、云计算等技术之后。

  2014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李瑞峰在成都的一场会议上表示,将人、数据 、机器连接起来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促进更先进设备和更完善服务的产生 ,“机器人将成为完成这一使命的佳载体” 。

  “为了使2020年东京奥运会超越北京奥运会,日本已经决定将在开幕式上加入机器人竞技单元作为重头戏。”一位业内人士称,世界各国都积极应对新科技产业革命 ,争夺国际产业竞争话语权。发达[敏感词]也纷纷从[敏感词]层面对机器人产业进行部署,包括美国的再工业规划 ,日本的新产业发展战略,韩国的机器人未来战略及德国工业4.0等 。

  相关统计显示,2001年~2013年,全球机器人增速为7.2% ,2013年产销量达到历史新高为17.9万台 。预计2014年将突破20万台。有券商报告乐观预测,未来1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大,增速也快 。2013年,中国共销售3.7万台工业机器人  ,同比增长60% 。2008~2013年 ,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率达36% 。目前 ,全球每销售5个机器人,其中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 。

  当前中国制造业每万名工人机器人保有量为23~25台,低于全球平均值的58台。有分析认为,根据日本 、韩国的经验,如一国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左右时,机器人的应用开始出现快速增长 ,中国已到这一时点。

  随着工信部2013年511号文《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地方政府到民间资本,都掀起了一股机器人热潮 ,2014年也成为中国机器人发展元年 。

  与之相伴的是,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有券商统计显示,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的产业园(基地)已超过30个 。投资额度上,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 。

  “2014年每周可能有两家机器人公司诞生。”有业内人士统计。同时,资本市场上现在有机器人概念的公司超过50家。李瑞峰表示,“虽然很多是属于中低端企业,但是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可能出现井喷。”

  高热度背后隐现低端重复/

  机器人[敏感词]工程中心副主任、沈阳新松机器人股份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2014年机器人行业是“企业热、政府热、全民热”。不过,曲道奎表示 ,怎样避免低水平质量重复等问题,考验着政府和企业的智慧。

  李瑞峰也认为,应该通过对各地园区的整合,建立好的产业链,而不是用重复低端的技术抢市场 、抢资源,这样会把整个市场格局搅得更加混乱。

  “在中国,大多时候说机器人是指机械臂 ,下一代机器人则是人机协同 、工业互联。”在曲道奎看来,目前的传统机器人定义就是可编程的设备 ,而新一代机器人是完全自主的系统,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有崭新的变化 。因此 ,未来的机器人市场达数万亿元,和现在常见的机械手类的机器人几乎完全不同。

  事实上,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也仅为160万台,国际替代率只有5.08%,中国替代率只有0.23% 。曲道奎认为,现在的机器人用得少,替代量少,原因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受限,在灵巧性工作、非一致环境制造和人机合作等领域,传统机器人的限制非常明显 ,面临很大挑战。

  就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认为,中国目前的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薄弱,关键部件受制于人,产品可靠性低 ,产业高端缺乏。

  但事实上,中国机器人专利上的成果非常多 。但有业内人士直言 ,专利成果是国内专业多 ,国际专利少,转化价值不大  ,还是缺乏真东西。

  2014年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报告认为 ,中国机器人产业缺少技术创新,包括创新思想和创造性成就 ;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规模普遍很小,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到10年。

  “虽然机器人产业看上去很美,但仔细看令人忧虑,甚至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中轻集团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副主席杨漾也表示,同等质量的机器人产品国内企业可获得利润很少;机器人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企业人力、研发和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国产机器人缺乏品牌认知度和生产实践检验。

  洗牌期面临高风险/

  事实上,技术和产品的问题 ,直接体现在了市场上。我国机器人需求已经跃居全球[敏感词] ,甚至在未来二三十年间都是全球大的市场。但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市场占比不到20% ,其余80%都被国外机器人巨头企业所占有 。

  长江证券研报显示,2013年,外资品牌多关节机器人销量22616台,占中国多关节安装量的92%。2013年 ,中国市场共销售机器人36860台,从机器人的产地来看 ,国内企业占据市场的26% ,外资占有74% 。

  事实上 ,经过40多年不断发展,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机器人产业“四大家族”,他们都已布局中国。在中国市场上 ,机器人价格和产品可靠性竞争十分激烈。

  李瑞峰表示,现在中国机器人发展存在的问题 ,可能是市场发展方面没有想象的那么快,大家都觉得中国机器人发展热,但真正做市场难度还是大 ,机器人应用队伍不够,技术的成熟度不够 。

  工业机器人产品具有标准高端制造属性 ,重资产、投资周期长。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机器人企业现状是,零部件行业亏损,自主品牌本体机器人只有年销售超过500台方能够盈利,而系统集成商盈利微薄 。

 

 

 

免责声明 : 本信息的真实性未经我网证实 ,仅供您参考,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有错误、误差或侵权行为 ,请通过电子邮件(chinavta@szxwds.com)将该错误、误差或侵权及时通知我们 ,我们将万分感激并会急时予以修正或删除。

 

XML地图